日前,在泰康资产高峰论坛上,经济学家李稻葵颁发了《未来中国十年经济大格局》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整理:
今天,我想讲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成长特点、面临的三个主要风险和企业界面临的三个主要成长机遇。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个成长特点,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什么样主要的成长特点呢?
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来十年增长的格局是前低后高,这是第一个判定。为什么说前低后高?
这个判定的基础是,我认为今天中国经济运行的速度是低于经济增长潜力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实际速度低于设计速度,这个判定非常主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三个按照或原因。
第一个按照是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只有英国和美国的增长达到了它的增长潜力,美国是2.5%,英国2.0%;其他国家都是低于设计时速的,几乎没有例外,比如说欧洲1.7%,日本0.7%;而新兴市场国家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大半的国家举步维艰,俄罗斯是 -3%,巴西是-3%,南非也是-3%,还伴随着高通胀。这是我判定的第一个按照。
第二个原因是债务。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理历史上遗留下的一些难题,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企业债务不仅 达到了国内历史最高程度,在国际上也长短常高的,企业负债率和负债总规模占GDP的150%,在全球各个国家中名列前茅。虽然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会进入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但这个问题必需解决,这就需要短期内降低增长速度。
第三个基本原因是增长点。为什么说中国的经济增速低于潜力,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打造出新的增长点。城镇化刚刚破题,还不知道怎样才能进入到快速轨道。
这一系列原因,让我判定中国经济目前是低于增长潜力在运行。既然如此,未来必然会逐步回到增长潜力甚至更高一点。因此,我个人对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判定是前低后高。中国经济还能怎么高呢?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应该不止目前的6.7%。
按照我们研究的最基本结论,在一个经济体已经达到市场经济起飞的前提下,判定它的增长潜力和增长速度,增长潜力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这个经济体和世界上最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也就是人均GDP的差距。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不到八千美元,按照采办力评价是美国人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我们有大量的企业在学习,比如说保险业到资产治理,从商业模式到运营模式、治理模式到技术的引进,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赶超空间。我们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好的增长潜力,这就是最根本的按照。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赶超起来非常慢,这句话有必然道理。但不要忘记,正因为是大国经济,所以我们内部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阐扬出来。比如说安徽省紧邻江苏,可是安徽的人均收入程度只是江苏省的一半,江苏省人均收入程度是全国最高的,但安徽省是全国倒数第六,和江西、广西排在一块儿。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大国经济内部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假如好好挖掘这些潜力,就能够把大国增长优势阐扬出来。只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改革调整到位,我们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十年后半部门应该还能够上来一点。
第二个判定是,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布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理由如下:
第一个理由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非常高,远超过我们的邻国越南等国家。过去七八年,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工资增长远高于名义GDP,劳动成本的变化将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布局的变化。
第二个理由是,今天的苍生需求也在改变,已经超越了基本的温饱。大概在五六年前,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了美国,而今天奔跑、宝马、凯迪拉克也都如此。这暗示在中国市场上,中高端采办力人群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凯迪拉克甚至有60%的市场在中国。中国内地有相当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要求很高,要求高质量的产物,其中有一部门人在满足温饱以后还需要更好的金融办事、保险办事,这就是需求的改变。
劳动力成本的改变和需求的改变会引发一系列的改变,我称之为“静暗暗的革命”。
比如,这两年金融业的成长远远超过我们的实体经济,有人讲是泡沫,我不同意。金融业的确给苍生生活带来了变化,包罗保险业。去年金融业的附加值已经占GDP的大约10%,在9.6%摆布,去年金融业的附加值的增长速度是15.9%,这还是不才半年股市呈现巨幅波动的前提下,不然增幅会更高。假如没有金融界的贡献,去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仅仅是6.2%。
再举两个例子,由于成本的变化,我们的财富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大雅博体育周围可以容忍炼钢炼铁,因为那时候穷,老苍生生活程度低,对空气质量要求比力低。而现在,天天出门前不仅看温度还看PM2.5,大家不能容忍大雅博体育周边再搞重化工业。
过去在内地挖矿、炼钢、炼铁,现在转变成买铁、买煤,在沿海进行重工业、化工业,根本原因是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我们忽然发现买煤比本身挖煤合适,与在鞍山挖的铁矿石比拟,从国外运来的铁矿石又便宜又好,还发现在沿海一带用从德国进口的最好的炼钢机器产生的污染比我们内部交通的扬尘还低。
这就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到生活程度的提高带来的经济布局的变化,我称之为“静暗暗的革命”。越来越多农民工和农村不妨了,工资上去了,那出产布局必需改变,工厂必需重新布局,这就是布局带来的重大改变。
第三个判定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格局的变化是增长动力的转换。
过去二三十年的成长中,头十年是靠耐用消费品带来了投资企业出产能力扩张的热潮,如电冰箱和彩电等;第二轮是靠住房和汽车。在未来十年,住房和汽车也还会是一个增长点,但是它的重任和作用远远低于过去十年。
未来十年还是要回到根本之根本,我认为是两条:第一,需求在变、出产成本在变,必然会让越来越多的苍生要进城生活,这是老苍生自发地改善个人生活的动力;第二,农民工和农民已经没有关系了,大家都进城了,那么就必需改变出产布局,这就是两个最基本的增长动力的改变。
具体说来,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将会有三个新增长点:
第一个是消费。从2007年起,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每年上升1%,官方统计是38%。但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消费占GDP的46%,并且每年上升,到2020年消费必然能够占据GDP的残山剩水。现在所有和出产相关的财富,你看水泥、钢铁、炼油,都不太乐不雅观;但和居民消费相关的行业,一般利益城市增多,比如旅游、餐饮、酒店、养老、医疗都还有增长空间,这是第一个新增长点。
第二个是财富的升级改造。过去是在内地炼钢铁,现在都在沿海;过去是到内地挖煤,以后都是进口煤。假如每年改造一个亿的钢铁出产能力,就能拉动约11.8%的GDP。短期内,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是消灭过剩产能,把钢不贰价格抬上来,政府加强环保要求,就自然有人到沿海投资。
第三个是城镇化带来的基础建设投资。我有一个不雅察看,我们的大部门苍生家里条件不错了,住房面积也不小了,私家车也挺好了,但是出门环境脏兮兮的,空气质量也不好,这说明公共设施建设还比力差,还有优化的空间。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个机遇
最后,对企业而言有什么机遇呢?三个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在布局调整中,必然要抓机会。
在这一点上马云是对的,不外马云现在干的活儿,一半是经济专家该干的。马云的意思我理解就是:不管经济好坏,经济布局在变化,变化过程中企业家就有机遇,比如刚才说的金融办事。通过经济攻坚,我们老苍生至少有3亿多人跨入了中高收入阶层,这3亿多人口关心的问题是本身的资产能不能保值、增值,退休养老以后有没有保证。所以第一个是布局变化中抓机遇。
第二个机遇是,在技术变迁的过程中,必然要抓机遇。
现在我们赶上了新一轮技术变迁,主动驾驶恐怕还得十年,我们现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互联网。我讲一个例子,比如保险公司,可以搞一个 APP,给大客户们提供所需的办事和信息,比如保险、遗产或者养老地产等等。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很多劳动力的成本。互联网技术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这一轮中国经济必需抓住当前新的技术革命(主要是信息革命)的机遇。
第三个机遇是国际化。
金融有风险,成本账户不成能完全放开,但是必然要知道那是宏不雅观层面来说的,微不雅观层面上讲,我们的资产就是应该布局到全球各地去。道理很简单,我们未来的消费,我们未来的生活,大量是来自于国际其他经济体提供的产物。我们的煤、铁矿石、高端消费品等来自于德国,高科技产物研发来自于美国,这些国家的很多企业是被我们的消费拉动的。
怎样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呢?我经常给大家讲一个道理,你买第一辆宝马车之前,先去买宝马的股票,宝马股票平均升值200%,本来是80块钱,现在都超过 100块钱了,怎么来的?不都是中国人拉起来的。苹果股票也是一样的,苹果世界第一大市值,不都是中国人搞起来的,我们又给它出产又给它升值,所以不买宝马股票、不买苹果股票也亏。资产必需配置到全世界各地,才能达到肥水不落外人田,同时也对冲我们的风险。国际化这门功课,我们未来必然要做好。
我给大家讲一个体会,很多国家对受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我们本身,比如拉丁美洲、非洲、中亚地区。此时此刻,哈萨克斯坦正在搞一个阿斯卡拉论坛,本来我是要去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去,请了我很多年了,我不太重视他们,他们却对我依靠很多,为什么?因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对外投资者,并且这个地位还在往上升。美国人、欧洲人抱怨我们在非洲、在拉丁美洲有很多影响,其实说白了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没阿谁投资链。反过来看,这也说明我们国际化的主要性。
总的来说,未来十年应该是布满了期待的十年,也是布满挑战的十年。作为企业家,作为我们大客户,建议大家不竭地把握时代的变化。要感恩时代、熟悉时代,还要在时代变化过程中抓住机遇,让我们的事业再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