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提示
自从化肥恢复增值税的消息放出到正式文件的出台,关于是否恢复的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增值税一旦恢复,象征着化肥特属商品的最后一点优惠也荡然无存,以后化肥将视同一般商品,少了国度优惠政策的恩德,行将面临的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洗礼。不外,在行业内的共同努力下,相关部门还是给化肥开了口子,给予了10个月的过渡期,其间关于库存商品享受3%的税率,不外眼下过渡期将完毕,企业做好预备了吗?
网开一面再享“恩德”
十个月过渡期行将到期
2015年8月10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度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则自2015年9月1日起,对征税人销售和出口的化肥,统一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钾肥原有的先征后返政策相应住手执行。文件出台后,化肥企业遍及对恢复征收增值税暗示承受和承认,但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出台具体实施细则,特殊是2015年9月1日前的化肥存货如何处置应给予明白。
接到业内企业反映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合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中国农业出产资料畅通协会结合向财政部、国度发改委、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前对企业库存予以认定的申请陈述》,恳请相关部门对2015年9月1日前采购的原料化肥及未销售的产成品予以认定,并给予一年的消化期,按3%税率交纳。
尔后不久,财政部、国度税务总局根本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于2015年8月28日结合下发《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补充通知》。《通知》规则,自2015年9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对增值税一般征税人销售的库存化肥,准许选择按照简易计税办法遵照3%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也就是说,2015年8月31日前出产厂家出产的化肥或经销商购进的尚未销售的库存化肥,到2016年7月1日以后销售征收13%增值税,在此之前销售的仍可按简易计税办法遵照3%税率征收增值税。寄存在港口用于出口的库存化肥,也参照此规则执行。总体而言,治理部门给予了库存化肥10个月的增值税新政消化期。
对此国度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暗示:采纳相关协会的建议给予十个月的增值税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思考库存化肥的计税问题,各省征税部门已配合化肥出产企业做好库存报备任务,但是增值税作为一般商品的流转税,10个月的缓冲期并非因为行业的不景气而出台,所以缓冲期当时,13%的增值税将按照原方案征收。相关负责人的态度再次必然了化肥已经被列入一般商品属性,而并非之前的不凡商品。
据中国农资畅通协会统计,10个月时期,单主渠道农资企业可增加缴税金额35亿元。
企业做好征税预备
等待站在同一起跑线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特殊是在全球性化肥产能过剩的大布景下,国际外化肥市场已经进入了寒冬,再加上厄尔吉诺极端天气对化肥消费地的影响,我国的化肥市场已是哀鸿遍野,所以此时增值税的恢复关于行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好在有了10个月的过渡期便于缓解行业阵痛所带来的压力。但是7月1日行将到来,“网开一面”的过渡期行将过来,接下来企业将如何应对。从整个行业的操作来看,由于出口环节的征税和原材料的不凡性,化肥出产企业中当属钾肥受增值税的冲击较大,同时单纯的畅通企业受冲击也不小。中国农资畅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暗示:此刻恢复增值税关于库存化肥依旧具有必然影响,特殊是在以后价钱低、出口环节征税、出口量大幅下降的布景下,企业的成本上升,担负减轻, 压力更大。
不外也有剖析人士以为:为化肥单设过渡期增加10%的税率已经是对这个行业的恩德,国际任何一个行业没有如此待遇过,甚至农药开征增值税的时候也没有过渡期的问题,可见国度关于化肥的重视程度与一般商品还是有所区分。在这10个月的过渡时期,企业已经将本身的库存报备到各自的税务部门,除一般的磷复肥企业仍有库存外,其他出产企业的库存商品均已消化,所以过渡期后再去争取什么相关政策没有什么意义。除非小规模的一般征税人或许集体户,在增值税的征收上存在必然困难,行业内的企业已经做好增值税交纳的预备,即使关于价钱和市场有所影响。
在2015年增值税政策出台之后,国际磷肥企业曾表示出焦虑并集中反映困难,希冀取得缓冲期。而在补充政策的收尾阶段,这部门企业显然已经从库存压力中摆脱出来。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副总经理徐东奎向记者介绍:“库存中享受3%增值税的产物已经在上月清算完毕,公司下游的协作联销商也通过春季市场销售完成了新旧库存的‘换血’。”在企业库存的界定上,徐东奎说:“去年政策发布后,公司很快配合*12*税务部门完成对库存的清点以及对出产装置的反省。契合优惠政策的产物与新出产的产物区别存储,有账可查。从行业而言,‘按规矩办事’的企业少数完成了新政策下的波动过渡。”
哪些企业会受到政策片面实施的影响?徐东奎暗示:“一些小型企业,尤其是其中治理不正规、企业账目不完整的企业会受到政策影响。从去年9月1日开端,正规企业在采购中失掉的是含13%增值税的原料。在销售产物时也按照13%的比例计算成交价。而有一些小企业可以拿到含3%增值税的低价原料,并通过财政手段在进销税、销项税中寻找破绽,逃避征税。在增值税政策片面执行后,这样的不合理现象有望失掉肃清。”
缓冲期实现政策软着陆
“小步慢调”将化肥推向市场化
统计显示,2015年国际钾肥产量、出口量双向增长,国际钾肥结转库存超越500万吨。在新增值税政策下,国际钾肥企业是否会背上更高成本包袱?对此,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会长、钾盐钾肥行业分会秘书长陈国福暗示:“在去年新化肥增值税相关政策出台后,行业的心态呈现了几次变化。政策刚刚发布时,企业感到时间紧迫,库存产物短期内难以销售完毕,不免受到损失。而在《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补充通知》发布后,企业的困难、诉求失掉国度的了解,10个月的缓冲时间来之不易。而在新增值税政策马上片面实施的当下,国际钾肥出产、畅通企业已经通过长时间的预备、磨合,适应了新税法下的市场变化和报税流程。恢复增收化肥增值税是改动行业开展边幅的主要举措,协会会员单位在步履上积极适应,在心理上也暗示承认。总的来看,虽然政策缓冲期行将终结,但国际钾肥企业的运行根本不会受到影响。”
关于协会声音,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总经理杨金榜暗示赞同。他以为,关于国际钾肥行业而言,《补充通知》主要是为帮手大型畅通企业解决库存问题,对钾肥出产企业影响不大。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现象?冷湖滨地钾肥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监林明东向记者注释说:“国际钾肥行业的畅通体系与其它不太相近。相关于磷肥、氮肥、复合肥等主要依靠经销商分销的销售形式,钾肥产物70%-80%属于大宗货物,主要的销售形式是厂家对厂家,销售层级和中心环节少,出产企业除了战略库存外,积压的产物并不多。在新增值税出台时,钾肥价钱处于一个下行阶段,厂家和国际畅通商库存也比力少,所以很快就实现库存出清,进入到新税制下的正常经营。”
关于钾肥出产企业在政策变化中相对“超然”的姿态,林明栋东剖析称:“国际氮肥、磷肥、复合肥企业与畅通网络之间的关联更严密。在销售中经常采纳联储联销、暂定价发货等销售手段。当库存化肥面临成本提升的压力时,企业要对下游畅通商负起责任,对政策的反响也比力剧烈。补充条例的重点是去库存。从对政策关切程度下去说,或许大型钾肥畅通企业更为关心补充条例的执行和终结。”
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农集团钾肥部副总经理杨国敏。他暗示:“国度为企业留出10个月的政策缓冲期是对企业的庇护,在此时期公司集中精神整理消化相关产物,并在期限内完成了既定目的。在缓冲期内公司钾肥贸易已经实现软着陆。”
尽管国际钾肥行业对化肥增值税政策片面执行遍及表示平淡。但企业对近期一系列政策的集中释放仍显示出必然忧虑。林明东暗示:“在大宗产物价钱下跌的状况下,化肥增值税从3%提高到13%,即使计算抵扣项,企业利润仍会呈现或多或少的萎缩。而新资源税将在7月底片面推开,具体计征尺度我尚未获知,不外长远来看,企业在市场回暖后势必要上缴更多税费。”陈国福说:“在钾肥市场价钱不抱负的状况下,我们衷心希望国度能对不凡行业、不凡企业给予重点撑持。近两年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税收政策的片面变化本色上大幅拉升了钾肥企业的出产成本、消费成本和运营成本。但我们同时相信,在供给侧变化的总趋向下,为企业减负将成为变化的重点任务,下一步变化落向何方?我们将持续关注。”
总体来看,增值税过渡期缓解了企业的库存压力,为恢复增值税实现了软着陆,通过10个月的消化,企业已经可以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新政,国度也再次用“小步慢调”的姿态将化肥推向市场化。